莆田鹵面的做法大全

2015-11-19 19:44:26   來源:香哈網


  簡介

  鹵面,是莆田的一道傳統美食,以江口鹵面最為出名,一般用于重要來賓接待,被稱為地道的莆田鹵面。

  現如今,鹵面已經成為莆田人結婚喜宴上必備的一道菜,也是家家戶戶過年時必備的一道菜,亦是莆仙在外人士有遇到莆田飯館必點的一道菜。

  歷史文化

  面條起源于中國,漢代以前就已出現“湯餅”?!皽灐睂嶋H是一種“片兒湯”,制作時一手托面團,一手往湯鍋里撕片。到北魏時(公元486—534年),湯餅不再用手托,而是用案板、杖、刀等工具,將面團搟薄后再切成細條,這就是最早的面條。到唐代(公元618—907年),人們又把切好的面條掛起來晾干,便于保存和隨時食用。于是最早的掛面便誕生了。唐代時,中國和日本的往來很頻繁,面條和掛面的制作技術很快就傳入了日本。歐洲最早的面條類食品傳說是由旅行家馬可·波羅于1295年由中國帶回意大利的。但此種說法似乎并不可*。有的歷史學家認為,面條是在富裕的意大利人家當廚師的亞洲奴隸傳入歐洲的。后來流傳至福建莆田被當地勞動人民所接受,從而延伸出莆田鹵面。

  做法

  莆田鹵面關鍵在于面筋、熬高湯和配料上。一般前一天晚上開始準備。面筋當然是講究的第一道工序,不像削面還是拉面那樣,現場把面團削、拉成粗、細面,這個面條要用不同面粉按比例加工,打出來的面要韌性,下鍋后不易糊掉。熬高湯也是重要的程序,挑選豬骨頭里最好的骨段,熬出來的高湯要白花花的,香噴噴的,每份高湯要兌多少水都是固定的,稠了不行,稀了也不行。而后是配料上,瘦肉、香菇,蝦干,干貝,牡蠣,蟶、韭菜是必備的。前面的所有工序都好了以后,就是火功了,鹵面之所以是叫鹵面,因為它是在文火中慢慢燉出來的,讓高湯和配料的味道滲透到面條里面,這樣燉出來的面才能有味道,湯是粘稠的。

  鹵面在講究火候的同時,也講究吃面的時間,一般來說,面出鍋3—5分鐘,就要開吃了,不然的話,面就糊了,就沒有那種口感了,所以對正宗的莆田鹵面來說,煮一大鍋的鹵面也是有很大風險的,時間過久,就要倒掉。

白浆亚洲主播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