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聽見一些人抱怨:明明孩子剛斷奶的時候什么都吃,可是過了1歲左右卻開始挑食。媽媽們絞盡腦汁卻還是沒辦法讓孩子乖乖吃飯,為此十分困擾……
孩子開始挑食了,該如何是好?
其實,筆者的兒子在2歲左右的時候,也激烈抗拒過蔬菜和米飯。
即便如此,為了讓他至少吃點東西,筆者試著把食物剁碎或變換口味,可他還是有時吃,有時不吃。直至今日,這種情況也還在繼續反復。
那么,缺乏的營養成分該從哪里補上呢?據說,在美國和亞洲,有些國家推薦2歲以上的孩子攝入營養輔助食品。
雖說攝入營養輔助食品有助補充營養成分,但同時也該考慮“孩子在通過營養輔助食品攝取營養前應該了解的事”,接下來便向大家介紹詳細情況。
1.從“飲食”中得到的不僅僅是營養成分
當然,營養輔助食品只含有“特定的營養成分”。一方面,平常的飲食不能只攝入營養輔助食品,應該均衡攝入對成長來說必要的各種營養成分。而且,因為“吃=咀嚼”,這對刺激大腦,發育下巴骨頭,強健牙齦都有影響。
此外,用勺子或刀叉等道具把食物送入口中,用指尖觸摸食材等,可以促進大腦發育。然而,只需要咽下的營養輔助食品并不能達到這種效果吧。
挑剔癥狀是“成長的證明”
2.孩子的“味覺”在成長
孩子出現挑三揀四的狀況,是因為能夠認知烹飪方法和味道差異了。換言之,這是“成長的證明”。
味覺、味覺、嗅覺隨成長一起變化。昨天不吃的東西,今天突然就吃了,這樣的例子很多。無論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毅力的人吧。
3.不可過分相信“營養輔助食品”的效果
事實上,關于營養輔助食品“要攝取多少量及會達到怎樣的效果”這些問題,并沒有明確的科學依據。
現如今,以成人為對象得出的研究成果有很多,而以孩子為對象的卻很少。而且,有些營養輔助食品里含有添加劑,這也是應該注意的地方。
盡管如上述所說,攝入營養輔助食品有令人期待的集中補充營養的好處,但也有壞處。有人說“我家孩子有點挑食”,那么,輕易地給孩子營養輔助食品之前,先注意飲食上可以改善的有幾個地方。
把孩子不喜歡的食材剁碎然后和喜歡的菜混雜在一起,在裝盤上下功夫,勾起他們對“吃”的興趣,姑且試試看吧。
此外,作為讓孩子獲得吃飯興趣的手段,或許拜托孩子試著幫忙做些簡單的事也很好呢。同時,為避開風險,打算攝入營養輔助食品的話,聽聽專家的意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