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男孩吸奶瓶的習慣動作 竟讓他的下巴成了這樣!媽媽慌了

2016-06-16 07:48:08   來源:

浙江省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副主任陳瑤近日接診了一個3歲男孩,眼睛大大的很可愛,可臉中部卻顯得扁平,鼻梁塌陷,臉下部口腔部分是個“地包天”。陳瑤仔細詢問了后,認為孩子的臉形長成這樣與喂奶不當有關。

孩子6個月后每天晚上躺著吸奶瓶

這個小男孩叫冬冬(化名),6個月大時斷了母乳,改用奶瓶泡奶粉喝。每晚睡覺前,媽媽會給孩子一瓶奶,冬冬躺在床上喝著喝著就睡著了。冬冬有奶喝,睡得就安穩,就這么養到3歲,家里人天天和他在一起看習慣了,也沒覺得孩子有什么異樣。

 

 

 

網絡圖

有一次媽媽抱著冬冬去小區里散步,有個和她比較熟的鄰居委婉地提醒她,孩子的臉形看著好像不大好,下巴特別突出,像是“地包天”。

冬冬媽這才發現孩子的下巴好像長得是有點異樣,這下慌了,第二天就帶冬冬到省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

陳瑤副主任看冬冬臉形是“彎月形”的,就是中部塌陷,額頭和下巴突出,下頜牙包在上頜牙外面,形成了“地包天”。“造成這種情況通常分兩類,一是遺傳,二是喂奶不當等其他原因。”

而邊上孩子的爸爸媽媽、外公外婆,都沒有“地包天”,又問了爺爺奶奶的情況,也沒有的,陳瑤基本確定冬冬臉形異樣是喂奶不當造起的。

陳瑤說,小寶寶躺著喝奶瓶時,奶瓶要豎起來,奶會直接從奶嘴孔里流出,寶寶需要不停把舌頭往前伸,來堵住奶嘴中斷奶流,才能吞咽。久而久之他們會形成舌前伸的習慣,導致下頜骨發育過度,上頜骨發育不足。而如果是母乳喂養,寶寶的的舌頭是不停做上抬、后退的動作來吞咽奶水,這樣會促進上頜骨的發育。

“我們口腔科有一本‘圣經’,叫《當代正畸學》,里面明確指出,假性安氏Ⅲ類,也就是假性地包天,就是由于喂養不當、習慣性前伸下頜等因素造成的。” 浙大兒院口腔科副主任蘇吉梅在臨床中,也碰到過因為喂養不當躺著喝奶瓶造成“地包天”的孩子。

“地包天的原因比較復雜,除了遺傳因素,喂養不當,下頜牙齒長得早、長期下巴前伸等都會引起。如果長期讓寶寶平躺著吃奶瓶,一直喂到兩三歲,就有可能會出現地包天。本來有遺傳傾向的,出現地包天的可能性更大。”

假性地包天最好在3到5歲矯正過來

小朋友這些習慣也會影響面形發育

蘇吉梅、陳瑤兩位醫師都說,孩子最好還是母乳喂養,孩子吮吸乳頭的動作一般不會造成地包天,可以促進面部骨骼正常發育。 如果要用奶瓶,正確的喂奶姿勢應該是讓孩子坐著喝奶,或者抱著孩子,以半臥位喂,奶瓶和水平面角度不要超過45度,一般就不會有問題。

 

 

 

網絡圖

孩子到了8-10個月時,要開始訓練他用鴨嘴杯喝水,10個月以后用吸管杯,然后再用敞口杯,逐漸讓孩子從嬰兒式的吮吸演變到成人的吮吸模式,成人吮吸模式不會造成地包天。

 

 

 

陳瑤說,因遺傳引起的真性“地包天”,無法改變骨骼的發育情況,所以18-20歲以后做正頜治療比較合適。因喂養不當形成的假性“地包天”,則需馬上糾正,因為孩子的面形處在不斷的生長發育中,一旦形成“地包天”,上頜骨面中部就會被帶得發育不足,鼻梁部位變得塌陷,對臉形影響很大。如果孩子配合,在3到5歲期間,把“假性地包天”矯正過來是最好的,如果等到萌出恒牙了再去矯治,那時面部骨骼發育已經成形,會影響矯正效果。

“單純因為喂養不當引起的、與遺傳無關的地包天,一般可以通過做肌功能訓練、肌功能矯正器、輔助的矯治器調整過來的。” 陳瑤副主任說,除了躺著喝奶瓶,孩子的這些習慣家長也要注意督促改正:

一、小孩吮手指、吮安撫奶嘴,大一點的孩子吮鉛筆頭,時間長了會引起牙齒開“牙合”(念he),也就是嘴巴里會有一段上下牙對不到一起,或者牙齒的生長方向改變,比如原來該直著長的牙,現在斜著長。“所以即使是使用安慰奶嘴,寶寶10-12個月后也要戒掉的。”

二、長期咬下唇、咬上唇,對牙齒和頜骨的發育也會有影響。

三、寶寶無論在休息或吞咽食物時,都把舌頭伸到上下牙之間,這種情況家長也要注意。 四、小孩子張著嘴巴呼吸,時間長了,也會影響面形發育。

白浆亚洲主播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