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一過, 就又到了秋季腹瀉的高發季節,秋季腹瀉具有明顯的季節因素特征,媽媽最好能提前做好防護。一旦寶寶不幸得了秋季腹瀉,要給患兒補充水分,多喝水或口服補鹽液,飲食清淡,如果是母乳喂養的可繼續母乳。如寶寶腹瀉加重,并伴有高熱、吐瀉頻繁、合并脫水現象時,應及時就醫。
秋季腹瀉罪魁禍首是輪狀病毒。初期癥狀為,孩子感冒時,同時伴隨拉肚子,大便像水或蛋花湯一樣,大多沒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達十幾次。
概念:什么是小兒秋季腹瀉? ?
1、由一種輪狀病毒所引起的急性腸炎,因多發于于秋季而得名。
2、主要發生在2歲以下的嬰幼兒中,尤以1歲半以下的嬰兒多見。
3、呈散發或小流行,經糞—口傳播,或氣溶膠形式經呼吸道感染致病。
4、發病季節多在9-12月份。
5、潛伏期l~3天。
特點:小兒秋季腹瀉的明顯特點 ?
1、發病年齡低: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由于由于小兒胃腸功能較弱,胃腸道抵抗力差,易感此病毒。
2、起病急:寶寶會伴有高燒38-39.5℃、咳嗽、流鼻涕、咽部疼痛等感冒癥狀。
3、頻繁嘔吐:發病當日即頻繁嘔吐,吐出胃內容物和奶汁。
4、腹瀉次數多:寶寶患了秋季腹瀉后,大便少則一天5、6次,多則數十次,大便稀薄,呈清水樣或蛋花湯樣,有時呈白色米湯樣,多無特殊腥臭味。
病因:導致小兒秋季腹瀉的常見原因
1、輪狀病毒感染:主要由于輪狀病毒感染所引起,多發生于人工喂養兒,喂養時所用器皿或食物如不經過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過呼吸道或水源感染,這種情況多發生在8~12月,以10~11月份為最高峰。
2、溫差大:秋季氣溫變化大,忽冷忽熱。氣候變化引起感冒、腹部受涼以及各種感染也可導致腹瀉。
3、消化系統不成熟: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較差,但營養需要相對又高,腸道負擔重。如果喂養不當,如過多地加喂淀粉類、脂肪類食物,導致成分改變,或者一次進食過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亂,導致腹瀉。
4、免疫功能不成熟:嬰幼兒時期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以及肝、腎功能均未成熟,調節機能較差,免疫功能也不夠成熟,當有病原菌隨受污染的食物進入體內后,易造成腹瀉。
秋季腹瀉“猛于虎”!來勢洶洶!教你五招變武松
1、盡量減少帶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場所的次數,避免接患兒。
2、要特別注意衛生,小兒使用的玩具,和能夠觸摸到的家具,要勤用清水沖洗,吃東西前一定要洗手,家長在為孩子吃奶或吃飯前也要把手洗干凈,要用流動水沖洗。
3、預防病毒感染,冷熱要均勻,預防感冒,使小兒能夠抵御輪狀病毒的侵襲。
4、不要吃生冷食品。吃現成的熟食時,一定要注意出廠日期,品種質量,外售熟食最好不吃。
5、提前接種疫苗。秋季腹瀉疫苗也叫“輪狀病毒減毒活疫苗”。通過口服接種,與接種脊髓灰質炎糖丸類似。接種疫苗可以使小孩增加一定的抵抗力,并且減輕一旦感染變成重癥的概率,不過,接種疫苗也并非100%免疫,但能做到有備無患。說到接種疫苗,出于職業習慣要啰嗦兩句,也不是所有的小孩都適合接種疫苗的,以下兩種寶寶就不可以接種秋季腹瀉預防疫苗:
(1) 嚴重先天性疾病、過敏史、免疫缺陷者;
(2) 一般疾病治療期、發熱者。家長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