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到法國,有兩樣東西不可不買———香水和葡萄酒。對我而言,如果把法國比作一個美麗女人,香水無疑就是她的奢華外衣,而葡萄酒才是流淌于她全身的血液,那是她的氣息與氣質所在。特別清楚地記得參觀一個酒窖時一位釀酒師的話:“只有一個很愛大自然的人,一個很愛與別人分享的人,才能釀出好酒?!被蛟S,這就是法國葡萄酒的魅力所在。
說法國人是在葡萄酒中泡大的,一點也不過分。關于葡萄酒,據說一個典型的法國人家是這樣的———父親從小喜歡喝酒,他會言傳身教,告訴他的孩子什么樣的酒是最好的,什么樣的場合應該用什么樣的酒。母親每天烹調,對什么樣的酒配什么樣的菜也一清二楚;在重大的節日聚會上,她知道選擇什么樣的酒,怎么樣喝。而孩子就是在這樣的酒文化中熏陶長大,然后他們成為父親或母親,再把關于酒的一切告訴自己的孩子。
在巴黎,按照嚴格的程序,我享用了唯一的一頓真正的法國大餐,也切實感受到法國菜和中國菜的異曲同工之妙處——不僅是兩者在世界上所享有同樣的聲譽,還有另外一個事實,那就是中國人和法國人在餐桌上花的時間大概相同。而導致這一結果的,都是因為酒——法國是葡萄酒,中國是白酒。
與法國人喜歡葡萄酒相對,中國人對白酒似乎情有獨鐘。但是,今天,在很多的商業場合,你會發現,白酒往往已經被法國葡萄酒所代替。究其原因,恐怕是因為中國的白酒蘊涵了過多的義氣與壯烈的含義,而缺少了法國葡萄酒所有的浪漫與溫情。而一瓶身價昂貴的法國葡萄酒,不僅恰如其分地表示了主人對客人的尊敬,更重要的是,它為本來冷冰冰的商場帶來了許多的友好和溫暖。
離開巴黎的時候,朋友不經意地送給我一張小卡片。當時只覺得很精美,還以為是廣告卡?;氐缴虾?,整理行李的時候,認真地看了一下,吃了一驚———居然是一個葡萄酒與中國菜的搭配表格。按照上面的提示,我們的白斬雞可以和阿爾薩斯白葡萄酒、博若來紅葡萄酒或普羅旺斯桃紅葡萄酒搭配;而能夠配波爾多的紅葡萄酒的,則有北京烤鴨、咸水鴨、叉燒、糖醋排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