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推進全省農墾改革發展新聞發布會1月5日在江西省展演中心舉行。省農業廳副廳長、省農墾辦主任唐安來發布了江西省農墾改革發展取得的成績和下一步工作,并對《關于進一步推進農墾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進行了解讀。省農墾辦副主任胡位淮對江西省農墾追溯項目建設情況做了進一步說明。記者了解到,截至2016年底,全省農墾農產品追溯項目建設單位共有41家,建設項目總數居全國農墾第二位,約占全國農墾十分之一。到2017年,江西省農墾農產品追溯項目建設單位將達52家,新增項目數將列全國農墾第一。
記者了解到,《實施意見》第(十二)條強調,進一步加快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繼續保持江西省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全國領先位置。對此,江西省農墾辦副主任胡位淮做了進一步說明,“我們將積極探索促進追溯體系建設的有效途徑,逐步將追溯管理作為評審先進單位、優質農產品、農業產業化的重要指標,鼓勵有關機構將追溯管理納入現有的質量管理體系、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良好農業操作規范、良好生產規范、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等認證作為重要評價內容,為墾區打響綠色生態牌、走好追溯創新路營造良好的氛圍?!?/p>
胡位淮補充說,農墾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通過“五良”(良心、良種、良法、良田、良態),獲得“良效”,從而打造“大健康”平臺。圍繞全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誠信社會,農墾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對建設單位的基本要求是做良心企業,行利民之事,樹立“從田頭追溯到心頭”的發展理念,構建農墾農產品生產新優勢。同時,農墾農產品質量追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加長食物鏈、延伸產業鏈、拓展價值鏈、整合資金鏈、構建創新鏈。
據江西省農業廳副廳長、省農墾辦主任唐安來說,江西將建成一批穩定可靠的大型糧食、畜禽、水產、種子、茶葉、蔬菜、油料、水果等綠色生態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形成較為完備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據資料顯示,江西將發揮農墾企業集團優勢,建設大型優質安全食品生產供應基地,推進農業生產全程標準化,嚴格農業投入品準入,強化水土治理和環境監測,建立從“田頭到心頭”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另外,江西還將加快建設一批主導產業突出、生產水平先進、商品率高的大宗農產品生產基地。以環鄱陽湖地區的農墾場為重點,建設50萬畝優質稻米生產示范基地;以城郊型和山區農墾場為重點,建設15萬畝商品蔬菜示范基地;以山區、丘陵地帶農墾場為重點,建設25萬畝優質茶果生產示范基地,5萬畝高檔花卉苗木和藥材生產示范基地,30萬畝高產油茶示范基地;以現有畜牧養殖農墾場為重點,建設120萬頭生豬和2000萬羽家禽及特色養殖生產示范基地;以現有水產養殖農墾場為重點,建設30萬畝水產品和特色水產品生產示范基地。積極支持農墾發展種子產業,使農墾成為糧食、蔬菜、生豬、水果等良種生產基地。
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止“十二五”期末,江西全省農墾系統擁有農墾場156個,總人口126萬人,區域總面積1037萬畝,實現國民生產總值230.5億元;工農業總產值、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油料總產量位居全國農墾第6位,國民生產總值、棉花總產量居第7位,豬肉產量居第8位,糧食總產量居第9位;“十二五”時期累計實施墾區危房改造23.05萬戶,改造墾區公路總里程2235.1公里;墾區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