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全面復蘇的白酒行業,似乎又遇到了新的難題。在營改增全面推開之后,消費稅改革如今也提上了日程,煙酒類產品消費稅率可能面臨上調。
近日,彭博社有消息稱,財政部已將消費稅改革草案報送國務院,財政部官員普遍支持減免日用化妝品消費稅,而煙酒類產品消費稅率可能面臨上調。目前討論還包括提高地方財政在消費稅收入中所占的分成比例。
“對于白酒行業,直接上調消費稅率的可能性不大,更為合理的途徑在征稅環節上從生產端轉向消費端,稅基有所增長,稅收從生產端征收轉為生產、渠道、消費者共同來買單?!敝刑┳C券分析師胡彥超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中泰證券在9月9日公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今年5月1日國內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營業稅退出歷史舞臺,但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將會受到嚴重影響。因此,消費稅有望下放至地方政府以彌補地方稅收缺口。
雖然,消費稅改革的正式文件尚未出臺,但是胡彥超認為,整個白酒行業的稅負將會加重。
從中泰證券分析報告不難看出,一旦消費稅在流通環節征收,此時消費稅實質上就成為了增值稅,這就會產生征稅制定和稅收歸屬兩大問題??赡軙霈F兩種方案:一是由各省市制定白酒稅率,類似美國模式,稅收歸地方所有;另一種是由國家制定稅率,稅收在中央與地方間按比例分配。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員認為,消費稅改革對于剛剛呈現全面復蘇跡象的白酒行業,或帶來的一定打擊。
劉員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白酒行業才剛剛過了深度調整期,雖然按照國際慣例,“誰消費、誰交稅”,但是現在行業依然有“賣酒難”的問題,一旦消費稅稅改還要進一步攤薄流通環節的利潤,向批發或零售環節征收,將會增加經銷商的賦稅負擔,使其處境雪上加霜。如此一來,經銷商很可能會將壓力轉嫁回上游酒廠,這對于規模性酒企而言尚能承受,但中小型酒企很可能由于負擔過重而被迫洗牌退場。
另一方面,白酒行業要推動消費稅向流通環節轉移,涉及到流通渠道的終端數據龐大且過于分散,而且各地經濟環境差異性較大,這也提高了征收消費稅的難度,若白酒消費稅改革,則應配有相關的監管措施。
中信產業投資基金首席顧問鐵犁告訴界面記者,本次消費稅調整對于行業影響不亞于2001年那次白酒行業的稅改。
2001年5月1日,國家稅務部門宣布對白酒實行從價和從量相結合的復合計稅方法。根據新政策,對糧食白酒和薯類白酒在維持現行按出廠價25%和15%的稅率從價征收消費稅辦法不變的前提下,再對每斤白酒按0.5元從量征收一道消費稅。與此同時,取消現行的以外購酒勾兌生產酒的企業可以扣除其購進酒已納消費稅的抵扣政策,并停止執行對小酒廠定額、定率的雙定征稅辦法,一律實行查實征收,小酒廠指會計核算不健全的小型業戶。部分低端產品的實際稅率由此大增至30%以上。
據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官方數據顯示,當時整個白酒行業發生巨變,整個白酒行業的產量降低了70%以上,主要集中在低端白酒?!睒I內專家認為,2001年白酒行業的從量稅政策,使過去以量取勝的模式陷入終結,瀘州老窖、沱牌、全興紛紛轉型求生,推出高檔品牌。
對于本次消費稅調整,胡彥超認為,經歷了過去15年白酒行業的發展,在未來,以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為代表的高端酒品牌,由于他們的市場相對穩定,并逐步處于寡頭壟斷地位,且具備強勢定價權?!斑@種強勢白酒生產型企業,可以將大部分稅負轉移至渠道和零售端,最終體現為終端價格的上漲?!?/p>
而低端白酒企業和區域性的白酒企業,在未來不具備良好的稅負轉嫁能力,為了贏得市場,保住現有渠道,很大可能會降低出廠價,承擔更多的消費稅,盈利能力將受到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