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恰逢重陽節。赤水河畔的仁懷市茅臺鎮,眾多的酒企聚集在紅軍三渡赤水的渡口旁,以神秘、古樸的方式祭水,以感恩自然,宣誓堅守初心、恪守傳統工藝。
“沙”,在以仁懷市茅臺鎮為核心的赤水河谷地區醬香白酒行業對高粱的專稱。每年重陽節前,產于赤水河流域的糯高粱成熟、歸倉庫,沿岸的酒企根據傳統工藝,大量取水下沙,開啟新一年的醬香白酒生產。
此時,渾濁了近一年的赤水河轉清,為醬香白酒生產企業耗水量相對較大的下沙環節,提供了天然保障。
以茅臺鎮為中心的釀酒人家認為,他們所釀造的每一杯優質醬香白酒,都是大自然的賜予,因此格外珍愛、敬重自然,并在每年重陽節舉行隆重的祭水儀式,以感恩自然。
經過千百年的發展,仁懷市茅臺鎮重陽祭水活動,受到沿河兩岸眾多醬香白酒企業的重視,并將重陽祭水視為醬香白酒行業恪守傳統工藝、傳承工匠精神的載體。
今年仁懷市茅臺鎮的祭水大典,由中國酒業流通協會、遵義市酒業協會主辦,仁懷市酒業協會等單位承辦?,F場,除了來自赤水沿岸的上百家酒企代表外,還有來自全國11個省、區的酒業協會代表觀禮,以及眾多涉酒行業人士參與。
據了解,以仁懷市茅臺鎮為核心,世界優質醬香白酒產業核心基地正在赤水河谷地區形成。來自中國酒業流通協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醬香白酒已成中國白酒行業的“領頭羊”,以約全國白酒3%的產量,占據了白酒行業的40%以上的利潤,成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助力山區群眾脫貧的重要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