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重陽,今又重陽。赤水河畔,仁懷市茅臺鎮醬香酒行業開始投料下沙程序。10 月 7 日,茅臺鎮醬香酒行業聚集赤水畔,以傳統、古樸的祭水大典,開啟新一輪釀造。
仁懷市第三屆醬香酒節開幕,超37萬人次通過網絡直播圍觀茅臺鎮祭水大典
當天,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濮存昕也來到現場,并朗誦酒文化辭賦,助推醬香白酒。
茅臺鎮源于璞僚人時期的祭祀活動,神秘、莊重?,F在,經過提煉和去繁,祭水活動變得更加具有吸引力,不僅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成為茅臺鎮的一個重要符號,成為神秘醬香酒文化的封印。
重陽下沙,是仁懷醬香酒最根本的傳統工藝之一。
" 沙 ",是醬香白酒行業對高粱的稱謂。" 下沙 ",則是指醬香白酒釀造的首道工序——投糧蒸煮。
這道工序,也被視為新一輪醬香白酒釀造的開始,茅臺鎮人對這一環節尤為重視,不僅要舉行祭祀活動,還是老酒師收徒授藝之始。
上午 10 時 29 分,赤水河畔的茅臺鎮上,身著傳統服飾的釀酒人和身披祭巾的客商,聚集在祭臺前。一陣長號響過,司儀宣布茅臺鎮今年的重陽祭水活動開始。
重陽祭水,是茅臺鎮與眾不同的表達。茅臺鎮釀酒所依賴的水源,是水色四季不同的赤水河。十分巧合的是,每年糯高粱成熟歸倉后,人們需要大量取水下沙時,渾濁了一年的赤水河水開始變清,泥沙減少,酸堿度也正好是適合下沙之需。
茅臺鎮的人們認為,仁懷醬香白酒是大自然賜予的。由此,從長期以來,他們在重陽節這天,聚集赤水河畔祭水,以這種古樸的方式,感恩自然。
10 時 29 分,鼓樂齊鳴,嚴鑼三通。神秘古樸的祭水大典開始。整個祭水活動,分為取水、迎水、祭水三個部分。在取水環節,取水官駕船率領童男童女來到河心,手握三捆茅草,向天、向前、向河拱舉、揮舞。
在中華遠古先民眼中, " 茅 " 是一種非常神秘的東西,有 " 靈茅 " 之稱。遠古時代,茅草是祭祀的必備品。
水取回后,先被迎至迎水臺,完成敬香、敬禮、敬高粱等環節,這才被捧至主祭臺,主祭登壇,敬香敬酒,誦讀祭文。
之后,各酒企負責人每組 9 人,分組登臺祭拜,分澤圣水。接著,司祭宣布 " 開釀 ",完成整個祭水活動。
據小編獲悉茅臺集團也同步茅臺酒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