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茅臺10月8日電 農歷九月初九(10月7日)是傳統節日重陽節。第三屆中國醬香酒節暨己亥茅臺鎮重陽祭水大典在貴州茅臺鎮赤水河畔舉行;當地79家酒廠負責人及省內外有關專家學者參加活動。
當天,祭水大典莊重、隆重。祭水分為取水、迎水、祭水。每個步奏又分為很多小的環節;其中,取水過程又分為了:迎神、獻禮、敬香、法事、祝文、焚帛、取水、別水、歸祭九個環節,重陽下沙是老一輩釀酒人智慧的結晶,也是醬酒人世世代代恪守的規矩。
據了解,茅臺鎮史上為濮人居住地,因濮人歷代都在一個長滿茅草的土臺上祭祖,當地人稱茅草臺,簡稱茅臺。因此,茅臺的文化圖騰,就是茅臺,即所謂“茅草之臺”。 目前,已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茅臺鎮的重要符號和神秘醬香酒文化的封印。
之所以祭水,原因是茅臺鎮釀酒所依賴的水源,是水色四季不同的赤水河,每年糯高粱成熟歸倉后,人們需要大量取水“下沙”,渾濁了一年的赤水河水開始變清,泥沙減少,酸堿度也正好是適合“下沙”;所以,每年的重陽節正式是醬香酒新一年生產的開始。
重陽下沙,當地百姓開始準備第一批烤酒的原料——紅高粱被當地人稱為沙,這是醬香酒特有的概念。磨沙、潤沙、蒸煮、拌曲、攤涼、翻造、堆積、發酵……如此循環往復,歷經春夏秋冬,在此期間,經過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終成佳釀。
茅臺鎮酒文化源遠流長,資源得天獨厚,產業厚積薄發,始終是中華酒產業、酒文化的重要源地。當地人們認為醬香白酒是大自然賜予,重陽節這天,他們定聚赤水河祭水,以古樸的方式敬重自然、表達感恩。
當前,以茅臺鎮為核心的世界優質醬香白酒產業核心基地正在赤水河谷地區形成。據中國酒業流通協會的統計顯示,近年來,醬香白酒已成中國白酒行業的“領頭羊”,以約全國白酒3%的產量,占據了白酒行業的40%以上的利潤,已成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助力群眾脫貧的重要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