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近年來最劇烈的奶業降價風波正給中國奶業帶來“裂變”。在市場劇烈波動中,乳品企業和眾奶農體會的是盈利水平降低、收益下滑的陣痛,倒奶殺牛事件時有發生。
另一方面,中國乳企在國外建牧場、搶奶源、開工廠的新聞屢見報端,外國乳業巨頭卻又到中國建牧場、建工廠,參股滲透中國乳業……而最終的結果是,國外乳制品已越來越多涌入中國市場,中國對進口奶粉的依賴性也在逐年提升。
事實上,這樣的“一出一進”的現狀讓很多行業人士樂觀不起來,乳業專家王丁棉更直言:“中國乳業歷經了黃金十年發展期,最近幾年隨著外資品牌的大舉攻入,國內消費市場對國產品牌消費信心不足,已讓中國乳業從快車道轉入了慢車道,中國乳業目前正處在一個發展的十字路口,甚至發展拐點已有所顯露。而發展巴氏奶將成為行業救贖的關鍵?!?/p>
中國乳業的發展現狀是否正如王丁棉所說“狼來了”?如何看待巴氏奶的崛起對乳品行業的影響?
中國乳業:在陣痛中救贖
對于中國乳業當前的發展形勢,官方的態度一直顯得比較樂觀。2014 年7 月,中國乳品工業協會名譽會長宋昆岡在一次會議中發言:“中國乳制品市場得到較好的恢復,乳制品行業進入了良好發展的狀態,中國乳制品質量穩定向好,國家的嚴格監管,也重振了國內消費者的信心?!?/p>
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谷繼承也公開稱:“我國乳業發展, 產業水平普遍提升,轉型升級步伐普遍加快,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普遍改善,環保意識普遍增強。當前我國奶業正處于歷史最好時期?!?/p>
這些來自官方對行業形勢的表述,是對中國乳業發展成就的背書,但仍有很多行業人士,對于行業發展中存在的不少問題表達了自己的擔憂與疑慮。?
“貧農國”卻“殺牛倒奶”
雖然蒙牛、伊利兩個乳業巨頭2014 年的總體營收將達到千億規模,再創市場新高,但環顧行業整體表現,卻難稱如意。
根據ac 尼爾森報告顯示,2014 年上半年中國國內奶粉銷售額有4% 的增長,但銷售量卻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014 年上半年,全國乳品生產加工總量近十多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奶粉同比下降10.87%,液態奶增長同比下降了1.42%?!蓖醵∶薷嬖V記者。
2013 年全國的人均占奶量約為107 公斤,發達國家均超200 公斤以上,我國的人年均占奶量約30 公斤,占全球人均水平1/3 還不到。從某種程度上說,中國目前仍算是一個“貧農國”,人均占奶量偏低。
“環顧上游奶業產業,產奶量偏低、規模牧場比例偏低、奶牛場環保標準難達標、病疫情防控難等現狀都說明了國內上游基礎的薄弱現狀?!比闃I人士李發抒認為,一邊是國內奶源存在較大缺口,一邊卻是整體銷售低迷,而殺牛倒奶事件則成為這個矛盾態勢下的“犧牲品”。
與2013 年第四季度各大企業爭搶生鮮乳的局面截然相反的是,殺牛倒奶反應出加工企業紛紛限量收購以求自保,將危機轉嫁到奶農身上的隱患。被限收而多出的生鮮乳則以更低的價格流向其他省市乳企,一些乳企收到價格低廉的生鮮乳后再進一步限收、停收當地的合同計劃內的生鮮乳,形成惡性循環。
乳品行業既是資源型產業,又是農業產業,當上游環節“百病纏身”,將對整個乳品行業產生不可控的負面影響。殺牛倒奶事件表面上是奶源“過?!?,事實上是結構性過剩,反而是阻礙部分乳企發展的屏障。在杭州,“由于出現殺牛賣牛和棄養,杭州的奶牛存欄巳在下滑,生鮮奶源供應又再次出現了緊張,實際上,2014 年下半年杭州就已經出現了第二波的‘鬧奶荒’?!蓖醵∶薷嬖V記者。?
“養殖的矮子,進口的巨人”
事實上,從企業角度而言,“倒奶殺?!币粋€重要誘因在于進口奶粉的價格下跌對于國內乳品市場的極大沖擊。
隨著去年進口原料粉價格走低,且比許多國內散養奶源質量更可控,不論從成本還是效益層面來看,乳品企業更愿意進口奶粉。一位乳企負責人如此告訴記者:“進口奶粉低價進中國,大量用于制造常溫奶,產品質量比收購個體戶的好很多,還便宜不出事?!?/p>
數據顯示,2014 年以來國際奶粉價格持續走低,同樣1 噸進口奶粉, 到岸價比國產奶粉平均低1 萬元左右,乳品企業更愿用進口奶粉作為加工原料,對國內生鮮乳的依賴明顯減少,而去年國內生鮮乳產量增長5.2%, 進一步導致奶源的相對過剩。
而進口奶粉則趁勢來勢洶洶:據王丁棉提供的數據顯示,2014 年1-7 月份的進口量已達13.6 萬噸,預計全年將達25-28 萬噸,而在2005 年才只有3800 噸,2010 年1.59 萬噸,2011 年4.05 萬噸,2012 年9.38 萬噸,2013 年18.45 萬噸,近4 年內共增長了18 倍之多!
再聯想到近兩年進口牛奶熱潮,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進口奶正在對中國乳品行業進行新一輪強攻,熱鬧的表相并不能掩蓋中國乳品行業面臨的危機。甚至有行業人士將此次倒奶殺牛的影響重要程度上升到了“中國乳業是否將成為下一個被外來資本所把持的大豆行業”這一話題。?
消費信任加劇乳業矛盾
恒天然前任首席執行官西奧·史畢根斯在接受中國媒體時說過這樣一句話:“牛奶價格并不是我擔心的問題,我擔心的是消費者的信心,我們都知道,牛奶價格是由供需關系決定的?!?/p>
與此呼應的是,在2014 年4 月初,牛奶消費大省廣東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做了一次民意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71% 的受訪者認為國產奶粉不夠安全。同期,南方都市報也做了一項民意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83% 的人不愿意購買國產奶粉。
正因為民眾表達出對國產品牌的不信任感,更分化了進口乳品與國產乳品的不同市場地位,讓進口牛奶與外來資本的進入更顯兇猛?!笆聦嵣?,目前很多國產品牌奶粉在加工工藝和標準規范上都比進口品牌標準更高,成品質量也更好,但建立消費市場信任不是靠企業宣傳就能解決的問題?!蔽靼布褌ナ称飞藤Q總經理蔣哲倫認為。
就目前看來,雖然自三聚氰胺事件后,市場消費信任危機一方面在倒逼乳業產業升級,但另一方面也為國產品牌的發展留下了隱患。有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國內外資本進入中國乳業的總投資已達280 億元。無論是恒天然、達能等國外巨頭,還是馬云、許家印等跨領域的商界精英都在2014 年攪局入市,業內驚呼:中國乳業正式進入資本時代。
乳業高級分析師宋亮對此評論:“在未來的3-5 年內,專業型的大型牧場將會越來越多,這正是迎合了中國政府對乳業規?;l展的要求。同時,由于資源和市場將越來越高度集中在這些大企業手中,因此對原有的中小型奶牛場和中小乳品加工企業來說,給他們帶來的發展與生存壓力也將越來越大?!?
“巴氏奶拯救乳品行業”
在我國現有的乳制品中,唯有巴氏鮮奶是要求必須要使用生鮮牛奶為原料奶。而大力發展巴氏奶,鞏固上游產業安全,成為不少業內人士心目中救贖內憂外患中的乳品行業的不二選擇。
在2014 年的一場南方奶業發展高峰會議上,與會者們甚至喊出了這樣的口號:“抵制洋奶粉,反對傾銷,抵制還原奶,反對牛奶二次加熱,號召消費者拒喝復原乳,給中國奶農一條生路?!?/p>
貴州好一多乳業董事長張琴則稱,“中國奶源體系本就脆弱,倒奶殺牛事件則會讓奶源上游組織因抵不住成本出現破產甚至消失。沒有奶源就沒有市場,中國應該有自己的巴氏奶產業鏈,這樣才能保證產品質量?!?/p>
而王丁棉認為,中國奶業的希望唯有寄托在巴氏鮮奶的身上,也就只有它才能拯救中國奶業?!耙拱褪夏淌⑿兄袊?,首先得要為巴氏鮮奶生產與消費提供寬松的發展氛圍與條件,這包括政府提倡、消費引導,還包括在行業與產品結構進行調整中,又或在產業與政策的頂層設計上,對巴氏奶有無扶持傾斜?!?/p>
“例如,可否考慮實行巴氏奶低稅制?又或對巴氏鮮奶包材包裝實行減免稅收或返還等扶持政策?相反,對還原奶、常溫奶則實行重稅制。而以此來抑制還原奶及常溫奶的過度或無限量生產,要為鼓勵乳品企業更多地使用國產生鮮奶源提供利好環境與條件,從而達到促進和拉動奶牛養殖業的發展,并實現奶源本國化的目的?!蓖醵∶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