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記者從宜昌市12331熱線處理中心獲悉:2016年,宜昌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共受理投訴舉報5049件,其中八成為食品(餐飲)類投訴。
2016年7月2日,市民張先生在猇亭區一孕嬰用品店購買了一箱進口奶粉,二維碼掃出來的卻是另一品牌,且寶寶吃完出現腹瀉現象,于是張先生投訴奶粉存在質量問題。經猇亭區食藥監局執法大隊調查核實,廠家信息錯誤,該批次產品有《檢驗合格證明》。為了給投訴者一個說法,區食藥監局責令店家暫停該批次產品銷售,并抽樣送檢;商家與張先生協商全額退還購貨款并致歉。其后經三峽檢驗檢測中心檢驗,奶粉合格,張先生對辦理結果滿意。
2016年9月,長陽李先生購買宜昌某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的1000毫升裝的菜籽油后,發現是“三無”產品。長陽縣食藥監局調查發現,該批次的菜籽油當事人是從長陽龍舟坪鎮兩河口某榨坊購進的,散賣時均沒有標注生產日期和保質期??h食藥監局依法對當事人的違法行為予以罰款。
2016年12月5日,萬縣游客李女士到宜昌三峽大壩景區游玩時,在一家小攤點食用炕土豆和煎餃后出現腹疼,醫生檢查后稱為食用油導致。宜昌市食藥監局稽查分局高新區生物產業園區食藥監管所執法人員調查發現,售賣炕土豆和煎餃的副食商店,辦理有《餐飲服務許可證》,現場8名從業人員均持有有效健康證,炕土豆和煎餃所使用的油、餃子均資質齊全,有索證索票。經現場對食用油快速檢測,也符合要求。執法人員如實將調查結果反饋給李女士,李女士對處理結果表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