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承認,保健食品行業中存在著借產品名稱夸大宣傳誤導消費的現象,禁止保健食品名稱含有表述產品功能相關文字是遏制產品不當聲稱的有效辦法。但是,有效不等于有益,一紙限令規定不得生產名稱中含有表述產品功能相關文字的保健食品,并且要求已注冊的名稱中含有表述產品功能相關文字的保健食品變更名稱,絕對不是制止行業亂象的好辦法。事實上,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告的執行并不順利,連發兩個公告卻沒有出臺具體實施細則,受到了企業的抵制。雖然治病,但卻帶來巨大不良反應的絕不是良藥,抑劣最好的辦法是揚憂,為規范的龍頭企業和優質品牌產品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目前,中國保健食品行業已經實現了從規范中發展到發展中規范的升級。在數千家保健食品企業中,好企業多于壞企業;在數百萬保健食品行業從業者中,守法者多于違法者。一些生產保健食品包括那些名稱中含有表述產品功能相關文字產品的企業屬于好企業,屬于守法者。如果為了制止個別害群之馬的惡行,減損行業絕大多數企業的權益,不僅達不到規范行業的效果,而且也阻滯了行業的發展。監管的目的是引導更多企業走向行為規范,而不是限制企業手中產品的名字。
其實,違法者最懼怕的不是監管,而是行業整體自覺的規范。監管的力量有限,行業自律的行為永恒。任何違法行為總會阻擋行業的發展。當保健食品行業發展升級時,整個行業就會形成成長的共識;當違法者阻擋行業成長腳步時,企業為了發展需求,一定會團結起來主動清除違法者。而帶領行業成長的,就是那些有信譽、有實力的品牌龍頭企業。因此,創造優化的環境,培育行業的共生意識,培育品牌企業的責任意識,應該成為保健食品行業監管者努力的方向。
市場上的良幣多了,劣幣自然被驅逐,行業里的品牌多了,不法行為自然會減少。揚優的方式是每一項具體的政策法規和執法行動,其背后凝聚的是監管者的智慧,這智慧來源于對法律的恪守,對行業的理解,對市場的研判,對社會的負責??茖W監管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執法者精細耐心的作為。與此同時,揚優也是共治的行動。在良好的政策環境下,企業的擔當多一些,科學家的勇氣多一些,消費者的自省多一些,保健食品行業就會有更多的優質品牌迅速成長,為行業帶來一派春暖花開。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