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美國品牌后 雙匯為利潤推美式肉制品

2016-05-19 08:27:27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美國人戴維即將回國,作為鄭州雙匯美方廠長,戴維在中國待了將近半年,最喜歡吃河南的面條,筷子運用自如。雙匯收購美國最大豬肉生產商和供應商史密斯菲爾德后,開始進入美式肉制品市場。這半年,鄭州雙匯的美式肉制品加工廠,中方員工已經上手,產能預計將很快達到設計的上限。

  鄭州雙匯美式工廠投資8億元,用的油漆都是國人少見的合金漆,可以防止水汽凝結長霉。

  美式肉制品被雙匯董事長萬隆寄予厚望,雙匯轉型是否成功,美式產品是關鍵戰役之一。

  肉制品按照加工工藝,分為高溫肉制品和低溫肉制品,雙匯早年的發展,抓住了火腿腸等高溫肉制品爆發的機會,雙匯火腿腸口感、質量以及銷售上更加貼近市場,因此后來居上,超越春都等品牌,成為國內市場老大。

  低溫肉制品,雨潤一直聲稱自己是老大。2015年,雨潤食品(01068.HK)實現了24億港元的肉制品銷售額,其中低溫肉制品22億港元,高溫產品僅2億港元,完全不是雙匯的對手,而低溫產品,雨潤有著深厚積累,市場份額和影響力仍然位居前列。

  高溫產品仍有市場增長空間,整體上則進入產品生命周期的后半段。一位雙匯的經銷商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全國的主要市場,不管是商場超市,還是學校、部隊、工廠,雙匯的銷售渠道都已經基本覆蓋,如果說還有空間,就是餐飲和酒店,這些渠道需要低溫產品。雨潤很早就進入這個市場,與餐飲酒店結成了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后來者要取而代之,難度很大。

  雙匯的高溫產品,也被稱為方便休閑食品,消費者外出旅游,打工者簡易就餐,拿根火腿腸,撕開包裝就可以吃,是典型的消費場景。

  低溫產品的消費場景在歐美,除了餐飲酒店,主要就是家庭,雙匯Smithfield(史密斯菲爾德)品牌的美式培根,只是半成品,還需要油煎或者燒烤才能使用,美式火腿和美式香腸可以開袋即食,如果要想吃得美味,還得加工烹調,是典型的廚房產品,完全不同于高溫產品。

  美式肉制品要進入家庭,除了賣產品,不得不向消費者推廣西餐的生活方式,變得異常重要。

  5月16日,雙匯總部所在地河南漯河市,第十四屆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開幕式,雙匯占據了最顯眼的位置,美式肉制品是雙匯展示的重點。雙匯員工現場展示美式肉制品的烹調方法,將美式火腿切片,搭配蔬菜和面包,做成火腿蔬菜卷、火腿菠蘿串燒、火腿芝士烙膜卷。

  在雙匯的展臺,還準備了專門的貨架,展示張裕紅酒和一種面包產品。原汁原味的美式肉制品,味道偏咸,有面包、蔬菜或者紅酒搭配,入口感覺更好。

  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年輕消費者對西餐的接受程度比較高,是雙匯美式肉制品準備發力的重要市場。在上海易買得超市,雙匯也舉行了類似于漯河食博會的推廣路演,向消費者展示美式產品的烹調方式。

  雙匯的一位經銷商說,中國如果有1/10的人接受西餐,那就是1億人,雙匯的美式肉制品肯定成功。

  教育消費者,推廣西餐,正大集團也在做類似的事情。在漯河食博會上,正大展示了一種“脆皮豬排”的產品,這種產品不是開袋即食,要煎烤、油炸或者微波爐加熱才可食用。

  雙匯和正大面臨的共同問題是,中國是飲食文化大國,中餐源遠流長,一日三餐花樣繁多,中餐占據主導地位。洋快餐為了迎合中國市場,也不得不修改菜單,做出適當的本地化調整。

  截至今年5月,雙匯在全國發展了約3100個銷售點,銷售美式肉制品,到今年年底,美式產品的銷售點數量預計將達到5000個。

  雙匯分布全國的幾十家工廠中,只有鄭州工廠可以生產美式產品。雙匯并沒有大量上馬美式工廠,美式工廠投資規模巨大,鄭州工廠的投資額達到8億元人民幣,在市場沒有成熟前,大量建設工廠,擴充產能,沒有實際的訂單支撐,機器、人員閑置產生的費用,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改變中國消費者的胃,讓足夠規模的消費者接受西餐,需要長時間的消費者教育和水滴石穿的推廣,雙匯推美式肉制品急不得,一位經銷商建議。

白浆亚洲主播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