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班買個三明治、面包,留著第二天當早餐,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前幾天,市民林女士就買了兩個三明治準備給家人當早餐,可沒想到,第二天一早,這三明治就發霉長毛了,而自己的老父親因為沒注意,已經吃掉了其中一個!林女士一看,這包裝上不是印著保質期“一天”嗎?這才隔了一夜,難道就過期了?
林女士回憶說,12號晚上9點多,她在思北路口的澳聯西餅店,買了兩個雞排三明治,回家后,她就將三明治放進了冰箱的保鮮層,準備留著第二天一早當早餐吃。
市民 林女士:這是我們專門放早餐用的干凈的,跟這些生的東西也都是分開的,所有的保鮮食品也都是這樣子放的沒有問題。第二天早上要吃的時候,發現它上面長了白白的長毛。
更讓林女士擔心的是,自己70多歲的老父親因為沒留意,已經吃掉了其中一個三明治,林女士趕緊詢問父親有沒有什么異常反應。
市民 林女士:我有問他,你有沒有覺得哪里不舒服,有沒有想吐,他說沒有,但是他就是一整天一直打嗝 (嘔)氣,那個氣是有異味的,他覺得很臭。
林女士反復查看了三明治的外包裝,上面標注的生產日期是6月12號當天,而保質期一欄只寫著“一天”。林女士認為,這樣的標注不夠明確。
市民 林女士:它上面的生產日期只有寫6月12日,并沒有寫幾點生產,一天應該是到13日,我們正常的理解是這樣子,我也可以理解你是12日晚上6、7點的時候生產,或者7、8點的時候生產,那我就到13日晚上7、8點,這樣也算一天。他并沒有告知你,你的食用時間只剩下兩三個小時。
之后,林女士也去店里找過商家,商家給出的說法是,一般他們標注保質期一天,指的就是生產日期當天。
商家:12號生產的,一般是12號當天就要吃完的,要按照我們公司的理解,這個產品它是過了保質期了,出現這種問題,我們肯定有責任,首先先給你道個歉,我們正常來說是三到五倍的賠償。
你吃的面包過期了嗎?
對于商家給出的,6月12號生產,保質期一天,指的當然就是12號當天食用,林女士接受不了這樣的解釋。那么我市的其它面包店也存在同樣的情況嗎?生產日期或者保質期,究竟該不該明確到具體時間點呢?
在林女士家里,我們還看到了一個安德魯森面包店銷售的黑森林蛋糕,生產日期標注的是2016年6月14號24點,而保質期則是明確到了17號的上午9點。林女士說,前兩天她在向陽坊面包店買到的面包,同樣將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都詳細標明到了具體的時間點。
隨后,記者又來到了思北路口的這家澳聯西餅店,購買了一份三明治和散裝面包,前者標注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和林女士買的那份一樣,沒有具體的時間點,而后者甚至連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都找不到。在另一家店——面包公爵,記者也發現了類似情況,這里的面包也沒有明確標明生產和保質期的具體時間點。
面包公爵店員:(那我怎么知道它這個一天是幾點到幾點呢)?這個都是上午烤的剛剛才來的。(就是它這個6月16日生產的保質期兩天 就是6月16日從0點到24點算一天 然后17日算一天 是這樣嗎 )?對 。
那么,像三明治、面包這樣的產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到底需不需要精確到具體的時間點呢?對此,記者從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了解到,根據相關法律,從事食品相關的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產品的生產、運輸、儲存條件等,來標注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保證產品的質量安全,但具體怎么標注,是否需要細化到時間點,并沒有強制規定。
雖然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標注內容、形式取決于企業自己,但在采訪中,不少市民還是認為像面包、三明治這樣容易變質的產品,應該標注得更加精確,避免消費者誤食過期食品。
市民:(你覺得是不是要標注到時間點會比較好)?對對對。
(這個一天的范疇您個人能理解嗎)?我不能理解 ,(很容易混淆)是是。這樣不好,有時候是過期了還是什么樣,我們也不清楚。因為畢竟面包這個東西是不能長時間放的,肯定要準確告訴我們啊,不然吃了壞肚子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