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省柳州市正式成立了烘焙協會,38家烘焙企業成為該協會的第一批會員單位。這也表明了柳州的烘焙市場完成了從傳統糕餅業 向現代烘焙業 轉型。
據柳州市烘焙協會會長薛春雄介紹,烘焙食品并不僅僅是面包類的西式糕點,而是以糧油、糖、蛋等為原料基礎,添加適量輔料,并通過和面、成型、焙烤等工序制成的口味多樣、營養豐富的食品。2016年柳州市烘焙行業制造產能高達50~70億人民幣,并且以每年15%~20%的速度遞增,這樣的行業產能在第三產業中并不多見,因此面對越來越龐大的烘焙隊伍,成立行業協會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長期以來,柳州烘焙市場雖然發展迅速,但整個烘焙界市場形勢單一,缺乏統一管理和技術、信息交流平臺,亟須一個適合烘焙行業發展的平臺,用以規范行業行為、形成行業自律,促進和繁榮烘焙事業的發展。 薛春雄說,協會的成立,標志著柳州的烘焙行業即將進入一個嶄新的局面。
柳州的烘焙市場也是近十年才有了明顯的發展和提升。老柳州民間并沒有烘焙業一說,在文獻記載中,糕餅業 便是柳州烘焙業的前身。
進入21世紀,隨著各種烘焙設備的引進,柳州烘焙市場的發展日新月異,一些有實力的糕餅企業紛紛變身 成為了現代烘焙企業,有的企業甚至還根據生產需要,發明創造了一些烘焙神器 ,如柳州某餅干廠的烘焙生產線便獨樹一幟,幾十米長的烘焙烤箱,可同時烤上千個月餅,這樣的超大烘焙設備讓很多同行都驚艷了一把。
據了解,由于烘焙業的起步門檻不高,但需求量大,因此該行業成為很多創業者的天堂 ,柳州不少烘焙愛好者都是從私人工作室做起,然后逐漸積攢了第一桶金,并一步步發展成烘焙企業的。
隨著烘焙市場的擴大、烘焙商家的增多,消費者對柳州烘焙市場的需求也不再僅限于口味上,對于市場的規范和行業的自律,也成為柳州消費者關注的熱點。柳州市民徐先生說,他很喜歡購買烘焙商品,身邊也有不少朋友都在做烘焙商,平時他都是找熟悉的朋友購買,避免買到不好的商品,但烘焙商家越來越多,很多規范、制度卻不健全,如原材料的來源等,只有建立規范的行業秩序才能真正讓消費者放心,因此此時烘焙協會的出現,可以說是一場及時雨 。
其實,在柳州烘焙業內人士看來,成立烘焙協會是企業抱團取暖模式的體現,在現代社會的市場競爭中,與其與同行為敵,不如攜手并肩共謀發展。這樣的市場發展模式,在很多其他的行業協會中已經得到了證明,如柳州美食聯盟、婚慶協會、瑜伽協會等以及各類地方商會,都是行業、群體抱團取暖求發展的體現。
關于未來烘焙市場的發展,柳州各烘焙企業均表現出了很大信心,他們認為烘焙業是一個具備發展潛力的行業,在中國整體經濟進入新常態的情況下,消費者消費層次和對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斷提升,必然推動烘焙行業的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