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起正式實施,填補了我市傳統美食保護技術規范的空白
??太行日報訊 記者陳馬利 通訊員尚紅明 李保葉報道 8月5日,在市質監局的全力支持和推動下,由陽城縣工商和質量監督管理局、陽城縣旅游局等單位起草的《陽城八八筵席制作規范》和《陽城泡麥面棗糕制作規范》兩個山西省地方標準由省質監局批準發布,并將于10月5日起正式實施。
??這兩項標準為推薦性地方標準,不僅填補了我市傳統美食保護技術規范的空白,而且對我市傳統飲食文化傳承保護、推動晉城特色餐飲走出晉城、走出山西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陽城八八筵席源于明,盛于清,是陽城縣東鄉一帶流傳了數百年的官方筵席,因其十六道主菜貫穿周易太極“八卦生萬物”和“好事成雙”的理念而得名。其歷史悠久、味道鮮美、配料合理、甜咸有序、湯水適中、色香味俱佳、營養價值豐富,且原料來源廣、制作工藝精、傳統特色濃、風味大眾化,是廣大人民舉辦喜慶活動、朋友聚會、接待賓客非常喜愛的一種傳統名筵。
??陽城泡麥面棗糕,俗稱“潤城棗糕”、“小城棗糕”,是一種地方特色食品。以其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劑,制作工藝講究、無堿自發、無糖自甜、形態美觀,具有純天然麥芽糖香甜口感而深受人們喜愛,已成為當地日常飲食和走親訪友的佳品。
??《陽城八八筵制作規范》、《陽城泡麥面棗糕制作規范》兩個山西省地方標準,通過對原料要求、制作流程、加工方法、上菜流程等核心內容進行規范,明確了八八筵席和泡麥面棗糕的制作過程,統一了制作過程和品質要求。
??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市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標準化工作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了“突出重點,緊盯前沿,保護傳統”的全市標準化改革發展的工作思路。市質監局緊緊圍繞這一工作思路,大力實施“標準化+傳統產業”提升行動計劃,將傳承保護晉城傳統文化列為推進全市標準化改革發展的一項重點工作。為抓好此項工作,市質監局以推動制定傳統餐飲制作規范地方標準尋求工作突破口。年初向省質監局申報了《陽城八八筵制作規范》、《陽城泡麥面棗糕制作規范》地方標準制訂計劃,4月,省質監局立項。在標準編制起草過程中,市質監局多次深入陽城縣進行工作調研指導,在陽城縣工商和質量監督管理局、陽城縣旅游局的精心組織下,經過與傳統八八筵和棗糕制作技藝傳承人探討學習交流,廣泛征求意見,完成了標準的編制工作。
??該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市將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特色傳統產業傳承保護,緊盯手工業、餐飲業等傳統技藝,發揮標準化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推動傳統產業經營方式向規范化、標準化轉變,向連鎖化、品牌化發展。(來源:太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