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國家質檢總局與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新版gb/t19855-2015《月餅》新標準實施,對月餅的類別、命名做了更詳細的劃分,要求也更為嚴格。
一年過去,正值月餅火熱上市之時,新規給月餅行業帶來了哪些改變呢?
新增六類月餅 對餡料要求更高
2015版月餅標準將月餅的加工工藝分類由“烘烤類月餅、熟粉成型類月餅和其他類月餅”修改為“熱加工類和冷加工類”。派式特色分類新增了“潮式月餅”、“滇式月餅”、“晉式月餅”、“瓊式月餅”、“臺式月餅”和“哈式月餅”六種分類。
潮式月餅又稱朥餅,是廣東省潮汕地區漢族糕類名點,屬酥皮類餅食。和其他月餅區別明顯,因為這種月餅是圓球形的。主要特點是皮酥餡細,油不肥舌,甜不膩口。內核則包括蛋黃或海鮮等多種(可無內核)。
種類代表:綠豆沙月餅、烏豆沙月餅、水晶月餅
滇式月餅屬于滇菜系,是漢族傳統糕點,主要起源并流行于云南及周邊地區,有別于其他地區的各式月餅,其主要特點是餡料采用了滇式火腿,餅皮疏松,餡料咸甜適口,有獨特的滇式火腿香味。云腿鮮花月餅是近年來網絡上最為流行的一種月餅,憑借發達的電商網絡,現在全國各地都能輕松品嘗到了。
種類代表:鮮花餅,云腿月餅。
晉式月餅是以山西地區制作工藝和漢族風味中秋節食品為代表的月餅種類,配料上以油、糖、蛋為主,經包餡、成型、烘烤等工藝加工而成的 。
種類代表:提江、混糖、夯月餅、細皮、郭杜林等
“瓊式月餅”源自海南,由蘇式月餅演變而成,是蘇式月餅(蘇州)與廣式月餅(廣東)相結合的產物。它利用廣式月餅的糖漿皮突出一個“軟”,包入蘇式月餅油酥心產生一個“酥”,形成海南鮮明地方特色:松、酥、軟。瓊式月餅的油、糖含量大大低于廣式月餅,價格也更為便宜。
臺式月餅主要有兩種餅皮,一是糕皮,二是油酥皮。內餡則以棗泥、蓮蓉、豆沙、伍仁、椰子、可可等為多,與廣式月餅很相近,但濕潤度不及廣式月餅。臺式月餅的特點可以概括為皮酥、不油膩,內餡口感清淡爽口。
哈式月餅博采眾長,吸收了南北流派月餅精華,自成一派:既有京式、廣式月餅外形美觀、印文清晰的特點,又有蘇式月餅層酥相疊、酥松利口的特點。
代表品種:老鼎豐川酥月餅、蜜制漿皮月餅。
?另外新標準對月餅命名的要求也更細化,如蓮蓉月餅的蓮蓉類餡料中蓮子的含量應該不低于60%;蓮子含量為100%才能稱為純蓮蓉;栗蓉類月餅的餡料中板栗含量不能低于60%;水果類月餅的餡料中水果及其制品的用量應不低于25%;
使用核桃仁、杏仁、橄欖仁、瓜子仁、芝麻仁等5種主要原料加工的月餅才可稱為“五仁月餅”等等。
蛋白質下限降低 脂肪總糖含量提高
此次標準修改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把蛋白質的規定含量下限降低,脂肪、總糖含量上限增加,干燥失重上限增加。
以廣式月餅為例,來對比下前后的數據調整:
1、果仁類月餅干燥失重由“≤19.0%”修改為“≤28.0g/100g”;
2、果仁類月餅蛋白質含量由“≥5.5%”修改為“≥5.0g/100g”;
3、果仁類月餅脂肪含量由“≤28.0%”修改為“≤35.0g/100g”;
4、蓉沙類月餅、果仁類月餅、果蔬類月餅、肉與肉制品類月餅、水產制品類月餅、蛋黃類月餅的總糖統一調高上限為“50.0g/100g”;
5、蓉沙類月餅、果仁類月餅、果蔬類月餅、肉與肉制品類月餅、水產制品類月餅、蛋黃類月餅的餡料含量統一調低下限為“65.0g/100g”。
月餅本來就是高糖高脂食品,調整之后就更夸張了,所以一定不能多吃了。
企業更換新包裝造成大量損失
因為月餅口味主要集中在幾個常見品種,更換新包裝的需求并不迫切,而且包裝袋生產批量越大成本越低,所以一些小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往往會一次性大量生產,然后第二年繼續使用。
而此次標準更改,以前月餅外包裝上印的的gb19855-2005標準需要更換為gb/t19855-2015。所以很多企業去年生產的舊包裝都不能再使用了,只能像賣廢品一樣廉價出售,造成了很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