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統計,2015年我國咖啡消費市場規模達到700億元,而且正在以每年15%的增速在爆發,到2025年達到萬億元規模。700億元的市場規模、15%的市場增速,這樣一個“蒸蒸日上”的行業,為什么資本對此不屑一顧?
資本為什么瞧不起咖啡行業
行業發展扭曲
偏離商業軌道
“咖啡這個品類,目前并未出現特別性感的標的?!碧靾D資本副總裁曾凡華說。天圖資本專注于消費品類投資,曾投了甘其食、湯城小廚、周黑鴨等多個餐飲品牌。
什么是“性感的標的”?在曾凡華看來,就是有差異化的品牌?!捌放普{性、目標客群以及其他環節的差異化和創新型的都可以”。
雕刻時光咖啡曾一度以差異化進入資本視野。2011年和2012年,摯信資本先后兩筆資金注入雕刻時光咖啡。
當年決定投資雕刻時光的摯信資本董事鄭慶生,如今已加入紅杉資本。他當時主要考慮的就是雕刻時光與星巴克所表現出來的差異化?!八奶亓ⅹ毿写嬖谥虡I機會”。
顯然,在資本方眼中,咖啡行業受冷落的原因跟咖啡人自身在商業上表現出來的整體素質有很大關系。主要表現在這些方面:
沉迷咖啡技術、對風味近乎變態的膜拜;一味迷信技術指標,卻忽視了在市場上做本土消費者樂于接受的咖啡口味;過于推崇小眾市場,精品咖啡的崛起,本來應該從咖啡大眾市場中進化而來,但實際全行業都在追求小眾精品,甚至咒罵速溶產品,把咖啡當奢侈品,把咖啡文化當圣經來讀,路只能越走越窄;對手工藝的膜拜,對新技術的排斥,在投資人眼中,這些扭曲的行為被引導成整個行業的風氣,把自我情懷當寶,早就遠遠偏離了商業資本的軌道。
開拓型人才缺
創新型企業少
除了以上原因,咖啡業開拓型人才的缺乏也讓資本望而卻步。天圖資本在決定投資某個領域時,更看重人。一個好的產品經理要擁有遠大的抱負和卓絕的領導力?!翱Х刃袠I如果出現一個偉大的企業家,我肯定會關注?!痹踩A說。
中咖產業基金發起人汪才華則表示,目前資本期待的咖啡獨角獸企業在資本方視野中尚未出現?!捌鋵嵸Y本這兩年一直期待一個咖啡獨角獸的出現。我們一直關注咖啡行業的創新模式、咖啡館品牌的突破、咖啡商業模式的更新。但咖啡行業的風氣,人人自娛自樂、自我安逸,一直沒出現一個黑馬型的企業或創新型、科技型的標桿企業?!薄爸皇乾F在咖啡領域缺乏開拓性人才的參與罷了?!痹踩A感嘆。
數據存在泡沫
產業規模偏小
目前,我國咖啡市場大約在700億元的規?!c鄰近的韓國和日本相去甚遠,距離成熟市場的萬億元規模還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盡管消費數據在不斷上漲,但這個體量還不足以引起產業資本的重視。汪才華表示,資本是高度關注市場體量問題的。通常來說,1000億—1500億元的階段,是資本介入的最佳時期。要知道,逐利的資本最擅長算計出手時機以獲得更好的回報,他們往往只領先市場半步?!皣鴥鹊目Х仁袌?,還是比較弱、比較小的小眾市場,幾百億元,實在是不值一提的市場”。
另外,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大家看到的這些數據存在大量的泡沫。這些年看到的數字,實際上是一個進出口的指標。真正的數據應該包含3個方面:進出口數據;淘寶等電商的電子交易數據;咖啡館開店的工商、稅務數據和雀巢、麥斯威爾等速溶渠道的消費數據??偟膩碚f,咖啡行業數據,還是缺乏標準、專業性、權威性。
所以,行業數據上漲,并不意味著去咖啡館喝咖啡的人在同比上漲。數據不明晰,產業資本看不明白,就不會貿然進入。
行業潛能巨大
管理尚不到位
在資本方看來,速溶咖啡領域已經沒有機會,而咖啡館這種業態門檻低、工業化程度低、資產過重、盈利能力太差,而且管理不規范。這讓咖啡行業成為一個矛盾體,讓資本方又愛又怕?!拔覀兒芮逦刂?,對咖啡產業介入的時間節點真正難形成的原因在于:咖啡館存在經營不穩定、不透明、人員成本過高等問題?!蓖舨湃A說。比如,財務不透明、不開發票,收入就沒有審計依據;不給員工交社保,人員流動性大;標準化程度低,尤其精品咖啡,投入產出比低。
資本擁抱過哪些咖啡品牌
其實,資本并不是拋棄了咖啡行業。就咖啡品牌來說,至少還有一些拿到了投資。這些投資大致分為兩個階段。
投資傳統品牌
未達資本預期
兩岸咖啡、上島咖啡和雕刻時光是這一時期的代表。2007年,凱雷投資2100萬美元投資迪歐咖啡;2008年,高盛資本和華生資本斥3000萬美元投資兩岸咖啡;2011年、2012年,摯信資本為雕刻時光注入兩筆資金。當時,迪歐和兩岸咖啡品牌都有相應的香港或a股上市計劃,如今看來,迪歐與兩岸這兩筆投資實際上是不成功的,沒有達到資本的預期。
嘗試新商業模式
播種互聯網咖啡
第二個階段集中在2015—2016年,資本拋棄了傳統咖啡行業,轉向移動互聯網給咖啡帶來的新玩法。
但仔細梳理一下,這些獲得資本青睞的咖啡品牌有兩個特點。首先大都是非傳統咖啡館,依托于技術和移動互聯網。相對于傳統咖啡館,這些不那么正統的咖啡館卻有著完整的商業模式和盈利設計。另一個特點是投資額度相對小。
新的商業模式意味著機會,也意味著風險。比如瘋咖,被迫宣告o2o業務失敗,被迫轉型。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說,并不是資本對咖啡不感興趣,而是對傳統咖啡館的商業模式不感興趣。
擁抱資本 企業準備好了嗎
咖啡行業破局
融合開放共贏
推動咖啡市場的普及和大眾化。讓咖啡成為一種大眾消費品,而不是用文化外衣包裝的奢侈品。幸運的是,越來越多的行業人士開始認識到這一點。
行業新技術、新科技、新商業模式的推進。要看到,不止是星巴克推出餐品,中餐企業也在推出咖啡。傳統的咖啡行業人士怎么想不重要,讓更廣泛的市場接受更重要。市場愿意為你的咖啡付費的時候,就是成功之時。
咖啡行業產業鏈上的企業,要有融合、開放、整合、跨界、共贏的胸懷,把市場、市值、利潤向最大化發展。
資本涌入之際
行業洗牌之時
事實上,在咖啡產業上,資本已經開始悄悄有動作了:今年,重慶咖啡金融交易中心、中咖產業基金咖啡等產業資本進入咖啡領域,咖啡金融將從源頭上介入咖啡期貨、交易,從種植上發力咖啡產業。
而對行業來說,沒有規模優勢就沒有未來。
大規模資本涌入,就是優勢品牌快速擴張、完善團隊建設、加強產品研發、建立規模優勢、完成品類占位的最好時機。沒有準備的咖啡品牌,會腹背受敵,甚至被洗牌出局。
源碼資本副總裁王星石提醒,資本是外力,是催化劑,咖啡企業本身做得好才是根本。來源: 餐飲老板內參 ?
咖啡加盟“退燒”
由韓系咖啡引領的加盟熱潮在國內市場正逐步“退燒”。在今年舉辦的中國特許加盟展上,去年一度火爆的咖啡加盟品牌展商銳減過半。曾經備受投資人青睞的韓系咖啡品牌,在展會上更是鮮見身影。韓系咖啡品牌勢頭漸衰已成事實,但對于整體咖啡市場而言,并非沒有崛起機會。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咖啡加盟市場褪去浮躁,對于依然堅守的品牌意味著更大契機。
咖啡館業態有所式微
零售、餐飲、服務業依舊是中國特許加盟展中的主體部分,但在餐飲行業中,過去一度引領風潮的咖啡館業態卻顯得有所式微。以往韓劇風潮帶來的咖啡加盟熱正在逐漸褪去。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展部副主任郝永強表示,經過了最初的市場爆發期,咖啡市場中無論是品牌商還是投資人,都在逐步趨于理性。
咖啡市場“退燒”,與過去一年國內加盟店問題頻出不無關系。自去年6月起,咖啡陪你被爆料資金鏈緊張,各地門店關門跑路等消息被傳得沸沸揚揚,而同屬韓系咖啡品牌的動物園咖啡也或多或少受到風波印象。對于咖啡品牌來說,通過放開加盟可以快速達到回籠資金、擴大品牌規模的目的,但管理起來卻有較大難度。
在今年的中國特許加盟展上,與星巴克、costa齊名的太平洋咖啡首次亮相,對外公開放開加盟。據了解,太平洋咖啡通過城市代理的方式尋找加盟商,每座城市尋找一位加盟代理。業內人士表示,相較于個體加盟模式,城市代理的加盟模式對加盟商的門檻要求更高,咖啡品牌或許難以借此短期內快速擴大規模,但可以最大限度地把控自營店和加盟店的一致性。
行業分化愈加明顯
國內的咖啡市場份額逐年擴大,咖啡行業的分化也愈發明顯。以迪歐、兩岸等為代表的咖啡品牌,其推廣的“咖啡+簡餐”模式已經在市場上較為成熟,這類咖啡館主要面向的是商務人群,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形成了一定的品牌認知。而咖啡陪你、漫咖啡等主打時尚、潮流、休閑概念的咖啡品牌在過去兩年布局很快,但因為以往加盟模式上的一些漏洞,從去年進入調整期。從今年的咖啡加盟市場來看,如太平洋咖啡、caffe pascucci等純粹專注于咖啡產品的咖啡品牌將重新占領風口。
中國咖啡協會首任會長季明曾表示,咖啡店經營始終是個慢熱的過程,經營咖啡館需要培養消費者,這是一個長久的過程。據了解,咖啡館的經營效益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選址。選擇開在商場等地可以享有充足的流動客流資源,但同時也意味著需要承受更多的租金壓力。
此外,隨著咖啡業態逐漸成為商場標配,品牌間的競爭也愈演愈烈。一位咖啡從業者表示,如果將咖啡廳開在寫字樓或者社區附近,一般需要經歷3-5年的“養商期”,從而培養出門店輻射人群的品牌認知和消費習慣。
掌握節奏把控品質
把控服務品質的關鍵是要掌握好放開加盟的節奏。以太平洋咖啡為例,華潤集團于2010年收購太平洋咖啡,并于2011年在上海開出內地第一家咖啡店。經過5年多的發展,太平洋咖啡目前在內地市場擁有300多家門店,只招收過3個加盟商。
太平洋咖啡會對加盟商的租金實力、人脈資源及既有公司情況做出評定,并通過后臺和支付系統對加盟門店經營狀況實時反饋,以此確保加盟商的盈利水平。此外,加盟商與直營門店享受共同的商品數據庫、原材料供應商以及售后服務,會員卡在直營店和加盟店均可通用,以此保證服務的一致性。
業內專家認為,無論是一個咖啡連鎖品牌還是一家咖啡加盟店,都需要時間去進行品牌沉淀,企業不要急于快速擴張,而是要形成與加盟商共贏的良性盈利模式。
《全國一二線城市咖啡業態分析報告》顯示,國內咖啡業態市場呈現兩極分化態勢,開店10家以下的品牌店鋪數量占比達77%;開店10家以上的品牌數量占比小于1%。門店數量可視為區隔新興品牌與成熟品牌的因素之一,而從新興品牌邁向成熟品牌的道路卻是充滿坎坷。